不同海拔花卉指南

本指南探討適合不同海拔高度的花卉,從海平面到高山地區。海拔分為低海拔(0–2,000英尺)、中海拔(2,000–6,000英尺)和高海拔(6,000–10,000英尺以上)。每個部分列出花卉、其特徵和種植建議。

低海拔(0–2,000英尺)

低海拔地區氣候溫和,氧氣充足,溫度穩定,適合喜熱的鮮豔花卉。

1. 萬壽菊 (Tagetes spp.)

  • 描述:亮黃色、橙色或紅色花朵,帶有濃烈氣味。植株高6–36英寸。
  • 開花期:夏季至秋季。
  • 條件:全日照,排水良好的土壤。耐熱和乾旱。
  • 種植建議:去除枯花以延長開花期。春季最後霜凍後直接播種。
  • 用途:花壇邊緣、容器種植、驅蟲植物。

2. 百日菊 (Zinnia elegans)

  • 描述:粉紅、紅、黃或白色菊狀花朵。植株高6–48英寸。
  • 開花期:晚春至秋季。
  • 條件:全日照,肥沃土壤。喜溫暖氣候。
  • 種植建議:定期澆水,但避免土壤過濕。幼苗期摘心促進分枝。
  • 用途:切花園、吸引傳粉昆蟲。

3. 波斯菊 (Cosmos bipinnatus)

  • 描述:粉紅、白色或紫色精緻花朵,長於高莖(1–6英尺)。
  • 開花期:夏季至秋季。
  • 條件:全日照,貧瘠至中等土壤。耐乾旱。
  • 種植建議:春季播種。風大地區需為高大品種提供支撐。
  • 用途:野花草地、花壇後部。

中海拔(2,000–6,000英尺)

中海拔地區夜晚較涼,夏季溫和,濕度較低,適合耐寒多年生植物和冷季一年生植物。

1. 耬斗菜 (Aquilegia spp.)

  • 描述:紅、黃、藍或白色下垂花朵,具獨特花距。植株高1–3英尺。
  • 開花期:晚春至初夏。
  • 條件:半蔭至全日照,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  • 種植建議:覆蓋土壤保持根部涼爽。易自播繁殖。
  • 用途:林地花園、岩石園。

2. 羽扇豆 (Lupinus spp.)

  • 描述:藍、紫、粉紅或白色豌豆狀花序。植株高1–4英尺。
  • 開花期:春季至初夏。
  • 條件:全日照至輕蔭,濕潤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  • 種植建議:播種前浸泡種子以助發芽。移植時避免擾動根部。
  • 用途:鄉村花園、野花組合。

3. 紫錐菊 (Echinacea purpurea)

  • 描述:紫粉色菊狀花朵,中心凸起。植株高2–5英尺。
  • 開花期:夏季至秋季。
  • 條件:全日照,排水良好的土壤。成株後耐乾旱。
  • 種植建議:每3–4年分株。吸引傳粉昆蟲。
  • 用途:草原花園、藥用花園。

高海拔(6,000–10,000英尺以上)

高海拔地區生長季短,日照強烈,夜晚寒冷,適合矮生高山花卉。

1. 高山勿忘我 (Myosotis alpestris)

  • 描述:藍色小花,中心黃色。植株高4–12英寸。
  • 開花期:初夏至仲夏。
  • 條件:全日照,砂質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  • 種植建議:種植於岩縫或高架苗床。避免冬季過濕。
  • 用途:岩石園、高山槽栽。

2. 山八寶 (Dryas octopetala)

  • 描述:白色杯狀花朵,中心黃色,矮生地被(2–6英寸高)。
  • 開花期:晚春至初夏。
  • 條件:全日照,砂質或礫石土壤。耐貧瘠土壤。
  • 種植建議:避免過度澆水。適合控制土壤侵蝕。
  • 用途:地被、高山花園。

3. 雪絨花 (Leontopodium alpinum)

  • 描述:星形、毛狀白色花朵。植株高4–16英寸。
  • 開花期:夏季。
  • 條件:全日照,排水良好、偏鹼性土壤。
  • 種植建議:使用礫石覆蓋模擬高山環境。新鮮種子發芽率較高。
  • 用途:岩石園、高山文化象徵植物。

不同海拔種植花卉的通用建議

  • 土壤準備:測試土壤pH值,根據需要添加堆肥或礫石。高海拔花卉通常喜貧瘠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  • 澆水:低海拔花卉可能需頻繁澆水;高海拔植物成株後需水較少。
  • 季節調整:高海拔地區生長季短,可室內育苗或使用冷框延長生長時間。
  • 陽光保護:高海拔植物面臨強烈紫外線,確保適應全日照或在最熱時提供輕蔭。
  • 本土物種:選擇本地或適應當地氣候的花卉,這些植物更適合當地環境和傳粉者。